教师资格证
当前位置: 牛账网 > 教师资格证 > 历年真题 > 第三节 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

第三节 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

来源:牛小编 发布时间:2022-04-22 阅读人数:1403

免费提供专业会计相关问题解答,让您学习无忧

小新老师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 一级讲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热度持续走高已经不是新鲜事了。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查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下面就和老师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有关第三节 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问题的解答吧。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必刷2000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答案已发布,本文所发布的章节答案为第三节: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刷题七)。

  第三节 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

  刷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D疏导原则也称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孔子用竹子来比喻人,指出经过打磨后的竹子能够射得更深,意为经过教育的人能取得更好的成就,由此改变了子路的观点。这符合疏导原则的内涵。

  2.【精析】D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地养成良好品德。题干中的陈老师运用疏导原则,通过“生杏和熟杏”来提高学生对“早恋”的认识,使其自主地走出了早恋,运用的是疏导原则。

  3.【精析】B题干意为:孔子一步一步地、由浅入深地教育弟子,用文化知识使弟子的学识渊博,用礼仪规范约束弟子的行为,受到这样的教育,会让弟子感到学习是很快乐的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永远不想停止学习。强调的是教育学生要循循善诱,因此体现的是疏导性德育原则。

  4.【精析】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要求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5.【精析】D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意到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而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原则。

  6.【精析】C冯老师善于发现小王身上的积极因素,即有一定的绘画天赋,并请他担任班上的绘画编辑,积极调动其自我教育与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小王同学克服自身散漫的消极因素,最终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因此,冯老师主要遵循的德育原则是长善救失原则。

  7.【精析】A“一分为二”要求辩证看待问题,运用在德育过程中就是辩证看待学生的过与失,即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8.【精析】D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根据题干中的“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可知,体现的是榜样示范法。

  9.【精析】A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题干中通过“廉颇将军负荆请罪”的故事来影响教育学生,运用了榜样的力量,体现的即是榜样示范法。

  10.【精析】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11.【精析】C实际练习法(实际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其优秀思想品德的方法。包括:练习、执行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题干所述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因此属于实际练习法。

  12.【精析】A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题干中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意思是“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炼,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是让一个人在实际活动中受到磨炼,因此体现的是实际锻炼法。

  13.【精析】A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属于陶冶法的环境陶冶。

  14.【精析】B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该中学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属于艺术陶冶。

  15.【精析】D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李老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并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促进班级班风、学风的焕然一新,运用的即是情感陶冶法。

  16.【精析】D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属于情感陶冶法。

  17.【精析】C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王老师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属于对学生品德的肯定评价,故运用的是品德评价法。

  18.【精析】B品德评价法又称奖惩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题干中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方式是对学生品德进行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属于品德评价法。

  19.【精析】D自我修养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反思和自我改进,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方法。自我修养一般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

  20.【精析】D个人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题干强调自我反省,属于个人修养法。

  21.【精析】B根据题干中的“自励”“自律”等可知,是个人修养法。

  22.【精析】A我国学校德育的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其中,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二、辨析题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思想品德老师的工作,也是班主任和各科教学老师的责任,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除此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还包括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故题干表述错误。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

  2.【参考答案】(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3.【参考答案】(1)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4.【参考答案】(1)目的明确,计划周密,加强指导,坚持严格要求。(2)生动活泼,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和坚持,随时总结。

  四、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1)材料中的这位老师贯彻了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长善救失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①疏导原则也称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的老师在面对“王晓经常开小差、捣乱等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时,并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多次苦口婆心劝说”,从认知入手提高学生的品质,体现的即是德育的疏导原则。

  ②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材料中的老师对王晓的教育从最开始苦口婆心劝说却无效果到通过观察了解王晓的内心需求,再到根据王晓的特点用各种方式对王晓进行教育逐渐收到良好的效果,体现的即是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③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材料中的老师发现王晓的一篇作文有些新意,帮他润色,并在班级网页上展示,结果被同学们热烈“点赞”;他绘画有基础,就请美术老师私下指点,他的画也上了学校的展板。同学们对他另眼相看,他也找回了一些自信。说明该老师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并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的即是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

  ④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材料中的老师策划开展“伸出手、不抛弃”的班级活动,号召全班同学积极帮助王晓,利用集体促进个人的发展,体现的即是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2.【参考答案】(1)该班主任主要贯彻了以下德育原则:

  ①疏导原则。疏导原则,也称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该班主任发现后进生更喜欢奖状后,因势利导,鼓励和启发学生写下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表现自己,最终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得到了奖状体现了对疏导原则的运用。

  ②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该班主任在收到学生的信后,考虑到学生对奖状的需求和实际发展情况,鼓励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表现自己,并给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以激励他们不断进步体现了对该原则的运用。

  ③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该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材料中,班主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后进生,并通过学生擅长的方面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改变以前不爱学习、不努力的现状,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学习,成绩也提升了很多,体现了对该原则的运用。

  ④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该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班主任通过对进步的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来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发展体现了这一原则。

  ⑤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班主任相信后进生能够进步,于是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并给予鼓励和合理的更高要求,最终使他们的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体现了对该原则的运用。

  (2)该班主任主要采用了以下德育方法:

  ①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材料中,班主任对后进生的教育均是通过实际的活动来实现的,体现的是对实际锻炼法的运用。

  ②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材料中,老师通过选举“月明星”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变自己的小缺点体现的是对品德评价法的运用。

  ③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材料中,班主任利用后进生对奖状的渴望,鼓励、引导学生发挥优势,努力表现自己,从而提高成绩体现了对该方法的运用。

  ④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即个人修养法,是指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启发下,根据道德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之心,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身品德的方法。班主任通过奖状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体现的即是自我教育法。

  3.【参考答案】(1)材料中体现的德育原则是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材料中,贾老师能够了解到并认可学生心肠好、乐于助人、力气大等优点,同时也教导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了这一原则。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4.【参考答案】周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长善救失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周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原则。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材料中,小张迷恋电脑,周老师用心良苦,巧妙地把他比喻成电脑,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电脑的热爱和熟悉,从而改掉了小张的毛病,使其对电脑硬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促进了小张的健康发展。

  (2)周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材料中,周老师针对淘气的小赵、迷恋电脑的小张、语文水平高但浮躁的小黄,分别用不同的评语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不仅改正了学生的不良习惯,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3)周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该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材料中,周老师在写评语时,对学生的特点,不管是淘气,迷恋游戏,还是浮躁,都是在尊重的基础上,然后在评语中对学生进行教导均符合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

  5.【参考答案】(1)材料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德育的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和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①“我”的做法体现了疏导原则。材料中,当小杨同学情绪激动,与老师发生争执的时候,老师没有立刻发作,辱骂学生,而是采用了冷处理,并不与小杨争执,等待时机;后来借着运动会的机会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②“我”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教师根据小杨在跑步方面的特长,鼓励他积极参与运动会角逐,让小杨通过运动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集体自豪感,促进个人在其他方面的进步。

  ③“我”的做法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材料中,“我”在比赛前鼓励他挑战自己,积极训练;比赛获奖后,又利用这个机会给予表扬,引导他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④“我”贯彻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的“我”十分信赖学生,相信垃圾不是小杨扔的,十分尊重学生,没有强迫学生去接受“我”的主张,而是静待机会,加以教育,使学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6.【参考答案】(1)针对小芳的表现,教师应贯彻的德育原则有:

  ①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材料中,小芳体育成绩好,能够为班级争光,并且勇于承担任务,班主任应利用她这些闪光点并加以发扬光大,帮助她克服纪律上的问题。

  ②因材施教原则。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针对小芳破坏纪律、不愿与同学交流甚至有些自以为是的状况,班主任应该深入了解其性格特点和思想状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地展开教育。

  (2)针对小芳的表现,教师可以运用的德育方法有:

  ①说服法。班主任应当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对小芳的教育不能仅仅是在课堂上责备她,而应当给予她特别的关注,讲明道理,疏通思想,提高其品德认识。

  ②锻炼法。利用小芳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表现,适当多开展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她的良好品德。

  ③陶冶法。班主任应在班级里营造一个友好、互助的氛围,让小芳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得到潜移默化的转变。

  ④榜样法。班主任应以小芳在运动场上为班级争光这件事作为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激起小芳的班级荣誉感和对同学们的友好感。

  7.【参考答案】(1)梁老师成功地贯彻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也叫长善救失原则。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2)要在德育工作中贯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材料中,梁老师对待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写的“诗”,不仅没有批评,反而从中看到了学生不甘落后的精神,体现了梁老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

  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梁老师通过改写学生的“诗”,利用学生的“诗”鼓励了学生,使他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最终取得了好的成绩。

  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梁老师对小刚的德育工作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对他“诗”的评价进而促使小刚对自己有了新的认知,产生了自我肯定,并在这种认识下坚定了学习信念。

  8.【参考答案】(1)材料中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下德育原则:

  ①疏导性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的老师面对学生的网络依赖行为,并没有简单粗暴、一味打压,而是通过聊天的形式引导他对计算机产生正面的认识,调动了他对计算机的积极性。

  ②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的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这一积极因素,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克服了自身的消极因素,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③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材料中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抓住了学生的个性因素,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选择了适合该学生的教育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材料中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下德育方法:

  ①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材料中的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聊天帮助学生形成了对计算机的正确认识。

  ②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教师利用各种机会表扬学生就是通过肯定学生的言行从而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③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开设计算机兴趣小组,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提高了个人的道德水平。

  9.【参考答案】(1)材料中体现的德育原则有:

  ①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针对学生化妆的问题,在第一次谈话中,老师话语粗暴,讥讽挖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第二次谈话,老师从与化妆有关的节目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继续听下去;同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讲明道理,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②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材料中的老师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大方向出发,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学生应该朴素自然、整洁大方、健康活泼。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材料中的老师针对化妆的问题与学生的谈话,体现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另外,老师没有对学生讽刺和挖苦,而是耐心的讲道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2)材料中体现的德育方法有:

  ①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材料中的老师通过电视节目和学生讲明化妆的利害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

  ②情感陶冶法。这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材料中的老师通过“为您服务”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电视节目引入了学生的第二次谈话,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即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学生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刷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导向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贯彻该原则的要求有: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须符合新时期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精析】C疏导原则也称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的张老师通过对马卡的耐心教导,让马卡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提高了自己的道德认识,这遵循的是疏导原则。

  3.【精析】D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精析】B题干意为:一般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嬉闹,讨厌拘谨严肃,就像草木的萌芽,环境通达就长得好,反复侵扰则会让嫩苗萎蔫。今天教育孩子,就要让孩子感受到鼓励,孩子心里高兴了,进步就挡也挡不住了。“使其趋向鼓舞”强调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因此体现了德育的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精析】D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方面应主动协调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5+2=0”指的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不协调、不一致造成教育影响力不够,违背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6.【精析】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7.【精析】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地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题干中,陈老师多方面了解刘明转变的原因并与家长沟通,一起努力就体现了这一原则。

  8.【精析】D教育影响的连贯性是指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张老师通过了解班级以前的情况制定下一步的德育目标,体现的即是教育影响的连贯性原则。

  9.【精析】D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导向性、疏导、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因材施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知行统一、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可见,因材施教既属于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又属于中小学德育基本原则。

  10.【精析】C题干所述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内涵。

  11.【精析】B“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意思是: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既要看他当前的言行,又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当前的言行,还要看他的实际用心和目的是什么。由此可知,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12.【精析】C题干中的老师只看到了学生敲打课桌,扰乱课堂秩序的缺点,却没有看到学生在打击乐方面的特长和潜力,就一味地讽刺和制止,违背了坚持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13.【精析】C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是指在德育过程中以事实、道理、榜样等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同时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约束。

  14.【精析】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题干中的“长”“短”分别对应的就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15.【精析】D“长善”就是要发现被教育者的优点和长处,并精心给予培植,促其保持和发扬光大;“救失”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被教育者的缺点与不足,并通过耐心的教育,督促其克服和改正。这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16.【精析】D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题干中,教师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了解社会发展的具体变化,体现的即是知行统一的原则。

  17.【精析】A题干意为: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原则。

  18.【精析】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所以,这句话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19.【精析】B知行统一强调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0.【精析】C“力行近乎仁”意为:只要努力践行了,就可以越来越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仁者”了。这一观点表明仁者爱人不能只是挂在嘴上的理论,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小事中,按照“仁爱”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要求自己。根据题意可知,强调的是知与行的协调统一,因此体现的是知行统一原则。

  21.【精析】C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题干中,该学校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的即是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22.【精析】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根据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原则”提出来的。

  23.【精析】A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能够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

  24.【精析】A说服教育法又叫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的方式包括: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如讲解、讨论、辩论等。②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如参观、访问和调查。因此,参观抗战纪念地、纪念馆等属于说服教育法。

  25.【精析】D说服教育法又叫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包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两种方式。题干所述属于用语言文字进行的说服,故体现的是说服教育法。

  26.【精析】B说服法又叫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班主任通过与小刘同学深入谈话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在谈话过程中未使用批评的话语,这体现的即是对说服教育法的运用。

  27.【精析】A说服教育法包括语言说服法和事实说服法。语言说服法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事实说服法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故题干所述为说服教育法。

  28.【精析】B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题干体现的即是榜样示范法。

  29.【精析】B题干意为:当管理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因此体现的是榜样示范法。

  30.【精析】B“言教不如身教”“法古今完人”体现的是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

  31.【精析】B榜样示范法要求教师利用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2.【精析】C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33.【精析】C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即为实际锻炼法。题干体现的正是这种方法。

  34.【精析】D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实际锻炼法与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不谋而合。

  35.【精析】C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的方式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孟母三迁”体现了陶冶法中的环境陶冶。

  36.【精析】C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的方式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由题干中的“让调皮的学生在音乐中进行感化和净化”可知,体现的是情感陶冶法中的艺术陶冶。

  37.【精析】B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从“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等可以看出,题干体现的是情感陶冶法。

  38.【精析】B“让学校的一草一木开口说话”是指塑造一种良好的学校教育氛围,体现了环境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运用的是陶冶教育法。

  39.【精析】C陶冶教育法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

  40.【精析】A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题干中的“小红星、小红花”是对学生的奖励,属于品德评价法。

  41.【精析】D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题干所述为品德评价法的运用。

  42.【精析】A品德修养指导法(自我教育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品德修养指导法主要包括立志、学习、反思、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等。

  43.【精析】A自我教育法指通过引导、指导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活动等自我教育来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方法。鲁迅先生在桌子上刻字以时刻提醒自己,是一种自我反思,因此属于自我教育法。

  44.【精析】C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让学生扮演处境特别的求助者或其他有异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使扮演者暂时置身于他人的位置,按照他人的处境或角色来行事、处世,以求在体验别人的态度、方式中增进扮演者对他人及其社会角色的理解和认同。题干体现的正是这一方法。

  45.【精析】C角色扮演法是使扮演者处于他人的角度来行事、处世,这对于发展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46.【精析】D通过扮演角色来进行德育教育,属于角色扮演法。

  47.【精析】B合作学习法是中小学重要的德育方法之一。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建设学生集体,提高个体的群体意识、归属感、自尊心和成就感。

  48.【精析】C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具有教育性。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49.【精析】D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中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50.【精析】D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之一,这体现了王老师是通过班主任工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

  二、辨析题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我国学生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其中,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学校以教学为主,因此,思想品德课以外的其他学科教学也是德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故题干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参考答案】(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参考答案】(1)爱护、尊重和信任学生。(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参考答案】(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5.【参考答案】(1)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6.【参考答案】(1)说服教育法(说理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际锻炼法。(4)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5)品德评价法(奖惩法)。(6)自我修养法(品德修养指导法)。

  7.【参考答案】(1)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

  四、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材料中的教师没有遵循德育的疏导原则,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所以德育效果不好。此外,教师利用了惩罚法对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进行了抑制,这种方法有效果,但不够深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坚持正面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的形成。材料中,老师对该学生的行为处理过于简单和粗暴,也没有深入了解学生,企图用“堵”的方法来阻止问题的出现。但事实上,这样反而让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以致存在敌意。

  (2)灵活运用多种德育方法:说服、榜样示范、陶冶心灵、表扬奖励与批评相结合,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体谅老师的用心,体会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体会全班学生维护班集体荣誉的心情等。

  2.【参考答案】(1)材料中的教师违背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材料中的教师“总是把我们当犯人一样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这表明该教师不信任学生、不尊重学生,没有做到严与爱的结合。

  (2)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尊重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管理学生,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同时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多用正面教育,多表扬、激励。

  教师只有遵循这些德育原则,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参考答案】林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的要求。该原则要求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材料中,林老师严格要求小晴,没有迁就小晴的非期望表现,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对待她的问题,使小晴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和关爱,于是自觉自愿地接受老师的要求,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4.【参考答案】(1)材料中的“我”使用了因材施教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进行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材料中的教师通过观察,发现该学生性格孤僻,并深入了解了其性格孤僻的原因,对该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要对不同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来进行教育。该老师有意将班上宣传委员的位置空缺,多次暗地里给该学生创造机会,把她的演讲稿、学习心得等多次在班上进行展示鼓励其发挥个人特长,作文也获得了学校的“新蕾奖”。最终,该生恢复自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5.【参考答案】(1)依照陶行知的观点,我认为影响和制约德育的主要因素有:①学校对德育的内涵是否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②学校能否正确地把握学习知识和修养品行的关系。③学校实施德育者和管理教务者能否做到很好的接洽、配合。④学校能否做到在传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上合二为一。

  (2)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导向性原则。②疏导原则。③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④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⑥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⑦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⑧知行统一原则。⑨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6.【参考答案】(1)张老师主要进行了集体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张老师说:“谁扔的纸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要自觉地保持班级的环境卫生。”这反映了张老师对学生进行了集体主义教育,把保持班级的环境卫生作为每一个人的事。张老师表扬陈伟:“陈伟为了班级环境卫生,不怕脏,一个人把纸片捡干净,为班级做了好事。”这也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劳动教育。

  (2)张教师主要采用的德育方法有:品德评价法、榜样示范法、品德修养指导法。

  ①当几乎全班同学都举手愿意捡纸片时,张老师说:“大家这么爱集体,关心班级,老师很感动,你们愿意做好事的精神真值得老师学习。”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肯定的评价并给予激励,使用了品德评价法。

  ②当陈伟把纸片捡干净后,张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进行了表扬,让大家向他学习,使用了榜样示范法。

  ③张老师明知是陈伟扔的纸片,但故意装作不知,通过让陈伟自己捡纸片,指导陈伟进行自我品德反省,最后陈伟主动找张老师承认了错误,实现了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使用了品德修养指导法。

  (3)这些德育方法符合的德育原则有:

  ①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张老师没有把陈伟拉出来狠狠地批评一顿,而是调动陈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②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张老师尊重陈伟的人格,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与信赖结合起来,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③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张老师对陈伟进行德育时注意依靠学生集体,在全班同学都愿意去捡纸片的大环境下,通过集体对陈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了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

  7.【参考答案】(1)该材料体现的德育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①导向性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理想性,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向积极的方向转变。该材料中无论是批评教育还是后面的“要水果比赛”都是为了改掉学生偷盗的不良习惯。

  ②疏导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虽然前面的言语说服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后面通过“要水果比赛”这种事实说服的形式使学生改变了偷盗这种不良习惯。

  ③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材料中的德育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就是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从最初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转变到组织活动来达到实施德育的效果。

  (2)从德育方法来看,体现了锻炼法和品德评价法。

  ①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材料中的德育老师采用组织活动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德育,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得以形成良好的品德。

  ②品德评价法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做出的肯定评价,对不良思想、行为做出否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学生有偷盗行为时,德育老师进行了严厉批评处罚,当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好的时候及时进行了表扬,使学生改掉了偷盗的习惯。

  (3)本材料中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如下德育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材料中的德育老师最初采用了批评教育的方式,但效果不明显,也就是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匹配,最后学生的行为发生了转变,体现了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②在“要水果比赛”这个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活动的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③同时通过“要水果比赛”,教育者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外因,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出现的道德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体现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8.【参考答案】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榜样示范的德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的含义:教育者以他人高尚的思想、模范的行为、优异的成就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

  (2)榜样示范法的特点:①将深刻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人格化,使其生动、富有感染性。②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及心理需求。

  (3)榜样示范法的要求: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9.【参考答案】(1)材料中,阎老师既不点名批评又能纠错这样一个高招包含的德育方法有: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

  (2)在材料中,阎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具有以下方面的重要意义:

  ①教师运用了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由于榜样能把社会真实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而能给人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激励;运用榜样示范法符合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人的认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的发展规律。阎老师在看到班上有不少男同学留长发时,没有严加指责,而是去把自己的头发整理了一番,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典范,这更能对学生起到教育的效果,比直接指出要好得多。

  ②教师运用了陶冶教育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材料中,阎老师首先自己理发,以自己的品德为情景对学生进行陶冶,以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思想转变,积极进取。

  查看本书完整答案,请点击下方链接: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必刷2000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关于小伙伴们提问的问题老师已经解答完毕,希望老师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希望所有学员在牛账网学有所成,关注牛账网即可了解更多有关教资考试内容。

牛账网2022年教师资格证新课上线,全新升级的新课从多年成功辅导的经验中,以学员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教资考试命题规律、重点、难点,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针对不同学员开设2022年幼儿园全程班、小学全程班、初中全程班、高中全程班及面试等课程等,为不同学员量身打造,带你高效备考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解答不满意?继续提问 >
上一篇:第一节 班级、班集体与课堂管理
下一篇:第二节 德育内容和德育过程
精品课程免费体验
相关资讯
考试问答
热门考证
报考指南
点击下载APP